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

开启左侧

金庸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8-27 21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https://www.y2cn.com
1.jpg

池田:“金庸先生信奉佛教,且对佛学甚有造诣,先生皈依佛教,是缘于什么事呢?”

金庸:“我皈依佛教,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,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,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。”

池田:“请往下说。”

金庸:“1976年10月,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,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,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。当时有一强烈的疑问:‘为什么要自杀?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?’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,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。”

池田:“是吗?我可是初次听到。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。我也是这样,我曾失去我的次子。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,他还年轻的时候,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,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,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:‘我抱着变得冰冷的女儿,哭了整个晚上。’过了不久,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,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‘死’的问题。”

金庸:“此后一年中,我阅读了无教书籍,探究‘生与死’的奥秘,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《对死亡的关怀》。其中有汤恩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,有不少精湛的见解,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‘人之生死’的大疑问。这个疑问,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。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,这时回忆书中要义,反复思考,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,后来我忽然领悟到亡灵不灭的情况,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。”

池田:“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,但是,关于‘生命’的问题,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,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。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不能解答‘生死观’的问题吧!

“那次会晤,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·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:‘在东方,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。如果翻起这一页,下一页就会出现,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。然而在欧洲,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满的书,由始而终(没有新的一页)。’这也就是说,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,对于‘生死观’,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,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‘一本完整的书’的生死观吧!但是,佛典浩繁,不可能一口气学完,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!”

金庸:“是啊!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,有数万卷之多,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,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,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;但还是勉强读下去。后来读到《杂阿含经》、《中阿含经》、《长阿含经》,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、苦苦研读,潜心思索,突然之间有了会心:‘真理是在这里了。一定是这样。’不过中文佛经太深,在古文的翻译中,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,实在无法了解。

“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《原始佛经》的英文译本。所谓‘原始佛经’,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、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,因为是从印度南部、锡兰一带传出去的,所以也称为‘南传佛经’。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贬称之为“小乘”佛经。”

池田:“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,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。”

金庸:“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。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,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,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、接受,由此而产生了信仰,相信佛陀(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‘觉者’)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,他将这道理(也即是‘佛法’)传给世人。我经过长期的思索、查考、质疑、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,终于诚心诚意、全心全意地接受。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,我内心充满喜悦,欢喜不尽——原来如此,终于明白了。从痛苦到欢喜,大约是一年半时光。”

评分

2

查看全部评分

春有百花秋有月,
夏有凉风冬有雪;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8-27 21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金庸小说中的佛理禅机




金庸,一个全球华人圈内最具影响力的、拥有数亿武侠小说读者的武林造梦者;金庸,一个以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精书十五部武侠小说位居全球第一的畅销书作家。他阅历丰富,知识渊博,文思敏捷,侠骨柔情。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,开创了形式独特、情节曲折、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。他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荧幕和荧屏,有的武侠小说甚至被反复改编、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。今天,近半个世纪过去了,然而,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,仍是中国荧幕、荧屏不可替代的观赏热点!

一个人,一支笔,造就了一个江湖。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,一个难解之谜。上至政府首脑、文人墨客、学者教授,下至贩夫走卒,从中国到美利坚,只要有华人的地方,就有层出不穷的“金庸迷”。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,能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,有人甚至说他是武侠小说创作的“真命天子”!

金庸小说中蕴涵着儒、道、释、墨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,其中尤以佛学为盛。

金庸与佛禅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,比较一致的看法是,金庸与佛有缘,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,为了能够直接读懂佛经,他还潜心学习全世界最复杂的文字——印度梵文。



金庸在和友人的一次论道中曾谈到,中国近代高僧太虚法师和印顺法师都提倡“人间佛教”,主张佛教要入世,要为社会、民众做贡献。即大乘佛教所提倡的“普渡众生”,他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。实际上在他的作品中,对于佛家的“功德”就另有一番解悟。乔峰一生杀人无数,酒量千坛,奈何少林无名神僧赞之“菩萨心肠”,被誉为“最有佛性”的人物,保境安民,以一人换两国数十载安宁,正是佛门最上乘之“无畏施”。神雕侠杨过,襄阳城下飞石而毙蒙哥,杀一独夫而息两邦苦战,救万千黎民于水火。此等功德,岂是吃斋戒酒可得?

2.jpg

悟是佛家很玄妙的字眼。金庸说:“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,我心灵上最接近‘般若宗’。我觉得开悟之前,是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,开悟之后,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。”金庸这话是说人许多时候看山看水,因为心境的不同,山和水都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,等到明白了世间真谛之后,山就是山,水就是水。金庸进一步论证道:“德国康德的本体和现象,其实说的就是这些。”当问及金庸为什么如此喜欢对佛的研究时,金庸解释说:“研读这些佛经之后,我觉得看待许多事情都变得清朗,连死都不怕了,不在计较名利得失,心里坦荡荡的,无所挂碍。”

基于此,金庸以佛教中的“大悲大悯”思想来开导读者,从而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。难怪北大教授陈平原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:“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佛道,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。”
春有百花秋有月,
夏有凉风冬有雪;
发表于 2009-8-27 22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都读过几遍,有趣而富于哲理
天上星亮晶晶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 Mobile Version|Archiver|关于我们 About Us|联系我们 Contact Us|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

GMT+8, 2024-9-30 23:28 , Processed in 0.048647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7.2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